徐工集團副總裁李鎖云:守正創新、行穩致遠、合作共贏,攜手書寫中國工程機械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2022年8月23日,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主辦的主題為“新階段、新格局、新作為”第十九屆中國工程機械發展高層論壇在湖南長沙隆重召開。在此次會議上,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鎖云發表了題為《守正創新、行穩致遠、合作共贏攜手書寫中國工程機械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主旨演講。??
徐工集團副總裁李鎖云
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2022年已過大半,歷經幾次時間變換,我們終于相聚在歷史文化名城長沙,共話行業發展大計,共商行業發展未來。也非常榮幸能夠參與本次高層論壇會議,我代表徐工向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和行業同仁多年來給予徐工的指導支持與呵護厚愛表示衷心的感謝!今天我發言的題目是:守正創新、行穩致遠、合作共贏,攜手書寫中國工程機械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一、新階段:站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節點,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應該守正創新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關鍵之年,也是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承啟之年,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具有重大政治意義之年。開年以來,世界局勢復雜演變,國內疫情多點頻發,突發因素超出預期。俄烏戰爭的突然爆發引發了歐美各國對俄羅斯的大范圍制裁,造成全球能源、糧食市場震動,中亞及歐洲經濟大受拖累,不僅直接影響中國的出口貿易,還引發全球經濟連鎖反應,觸發全球經濟失序。同時,國內疫情多點突發,各地防疫舉措堅定果斷,疫情雖然整體處于下降趨勢,但也使得部分物流網、供應鏈中斷,對經濟的影響十分明顯,半年度GDP增速遠遠低于預期。如今中美兩個大國博弈,還在激烈進行中,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給全球的政治經濟都帶來諸多的不確定性。立足新發展階段,我們更應該把握住時代的脈搏和發展趨勢,守正求實、準確識變、科學應變、創新求變。??
——宏觀產業,挑戰與機遇并存。近幾年,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和政治力量對比加速演變,在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沖擊下,對外貿易門檻越來越高,規則越來越嚴,特別是歐美國家貿易壁壘愈發嚴苛,我們應該認真思考高空平臺車“雙反”和美國高額關稅背后的意義。從經濟角度看,疫情常態化的全球經濟溫和復蘇但增長勢頭放緩,進程仍將曲折不定;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這種復雜的內外部環境給工程機械產業發展帶來不小的挑戰與壓力。??
但是,我們欣喜的看到: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韌性強、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在國家《國民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舉措的貫徹落實,將為“十四五”期間工程機械產業帶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綱要》明確將工程機械列為“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提升”重點產品和“推動制造業優化升級”重點行業,與高鐵、風電等高端裝備并駕齊驅。同時,面對持續低迷的經濟態勢,黨中央、國務院統籌謀劃,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生效落地,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持續提振市場信心,力爭實現最好結果。我們堅信,國家未來的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將繼續提升工程機械市場需求,工程機械永遠是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
——中觀行業,前景光明但任重道遠。過去十年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一直處于一輪猛烈的“產品、技術和市場爆發期”。全行業營業收入從“十二五”末的4570億元,發展到2020年的7751億元,2021年的9065億元,出口及海外營業收入占比接近30%,品牌影響力、國際化程度、科技和創新能力等顯著提高,為國民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我國工程機械銷售份額連續兩年超越美國、排名第一,位列全球工程機械市場首位,工程機械行業已經成為我國極具國際競爭力的行業之一。??
但是,我們仍然要清醒的看到:行業高質量發展任務繁重,在欣欣向榮的繁華背后,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在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高端通用芯片、基礎軟件產品以及高端制造裝備等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存在明顯短板,對行業高質量發展構成越來越明顯的制約,甚至已經到觸及到中國產業鏈安全保障的發展底線,行業未來高質量發展之路仍然任重道遠。??
——微觀企業,既要厚積薄發,又要守正創新。歷經近40年的產業發展,從最初創業期的篳路藍縷,到如今的有名有位,中國工程機械企業走出了一條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奮斗之路。伴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高質量發展,不斷追求創新和卓越的中國企業,對歐美日高端品牌已經由原來的仰視到如今的平視,并逐漸孕育出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化巨頭。目前,全球前10大工程機械制造商,中國擁有3席,前50名里中國坐擁10席,厚積薄發的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已經開始煥發蓬勃的生命力,彰顯中國制造的力量。??
立足高遠,方能打破內卷,勇立潮頭,還需守正創新。在當前的發展態勢下,我們既要求實,又要求變,更應該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發展機會和機遇。堅持高質量發展,拒絕低價無底線競爭,以產品和技術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堅持苦練內功,完善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提升供應鏈和后市場綜合能力;堅持向歐美高端市場進軍,向高可靠性、高技術產品進軍,向世界級一流企業進軍。??
二、新格局:立足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行業又進入新一輪的周期性調整,我們應該行穩致遠
工程機械歷經5年的高速增長,自去年二季度開始呈現下行趨勢,一直延續至今,國內工程機械行業市場提前透支,進入周期性調整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此時此刻,我們能夠看到,在三重壓力的交織下,面對諸多不確定性,國內市場形勢比去年底預判的更加嚴峻,根據行業報表數據,上半年22類主機內銷銷量同比下降42.8%。然而,海外出口持續處于高位,上半年15類主機同比增長37.4%,出口需求仍然強勁。但是,從各企業的半年度經營預告來看,中國企業盈利幾乎都面臨腰斬、甚至膝斬的局面,而以卡特、小松為主的歐美日企業反而逆勢增長,引領行業。立足新發展格局,中國工程機械未來的道路又該何去何從???
第一,聚焦最后10%技術難題,解決關鍵卡脖子問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徐工時勉勵我們,“就是要抓創新驅動,而創新驅動主要還是靠我們自主發展”。當前,我國工程機械產業已進入“跟跑、并跑、領跑”并重時期,百尺竿頭若想再進一步,必須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自主創新步伐,全面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加快補齊“五基”短板弱項,推動工程機械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
王民董事長在徐工的技術體系內部有個兩問大討論,“別人走過的路我為什么走不好?別人沒走過的路我能不能走出來?”就是要聚焦創新驅動和自主發展,走出一條自立自強的道路;就是聚焦最后10%的技術難題,把工程機械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里;就是要積極打造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加速關鍵核心技術協同攻關和產業化推廣,合力解決工程機械“卡脖子”技術。如此方能破繭成蝶,鳳凰涅槃,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第二,打通最后一道鏈組,實現產業發展行穩致遠。長期以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上下游企業發展不同步,核心零部件對外依賴強,成為整機性能的短板和產業發展的瓶頸,中國的主機企業頂天立地、強者更強,但國內配套企業沒有形成鋪天蓋地之勢,關鍵零部件供貨商仍然以國外廠商為主,國內廠商呈現出普通零部件結構性過剩、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與高端零部件結構性短缺、大量依賴進口共存的局面。??
特別是疫情期間,進口件的價格屢創新高,生產周期居高不下,打通最后一道鏈組已成為重中之重。需要進一步加強主機企業和零部件配套企業之間的戰略聯系,形成合作共贏的命運共同體,聯合提升關鍵零部件本土化技術和配套,打造好國產化生態系統;需要進一步統籌推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有計劃有導向地發展,搭建服務鏈、金融鏈、政策鏈、人才鏈、生態鏈等構成的結構體系,讓各鏈條、各環節互動聯動,多鏈布局統籌發展,提升產業鏈整體價值,實現產業發展行穩致遠。??
第三,瞄準最后幾百米距離,以產品和技術登頂珠峰。回看過去十幾二十年,中國工程機械盡管需求穩步增長,市場規模擴容數倍,但其中的整合一直沒有停歇過。數輪洗牌后,20年前的行業領先品牌與陣營,和今日相比,判若云泥。除了戰略、經營能力外,諸多退出者、被邊緣化的品牌,最重要的共性之一,就是沒能跟上最新的技術發展和產品趨勢,而一直著力于此的企業,卻在時間的證明下,不斷穩固著領先者的地位。??
習總書記曾以“攀登一座人跡未至的高山”來形容我黨走過的路。在這一重要思想指引下,徐工提出“要攀登世界工程機械珠峰”的戰略目標。目前中國工程機械產業已經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關鍵節點,距登頂還有幾百米的距離。毫無疑問,在珠峰登頂的最后時刻,誰能耐得住寂寞,誰能走出一條轉型升級的道路,誰就能取得先機。而在這個過程中,產品、技術正在成為中國工程機械制造商參與新競爭、打造新格局的最重要推手,成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從市場驅動到技術驅動轉型的鮮活驗證。我們堅信,攀登這最后幾百米,中國工程機械必將迎來新的高光,登頂產業珠峰。??
三、新作為:徐工愿與行業同仁攜手共建優良的生態環境,共謀行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我們應該合作共贏
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站在“兩個百年”交匯、“兩個大局”交織的重要歷史節點,中國工程機械迎來新的時代風口、開啟新的征程。工程機械行業作為充分競爭的行業,必須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攻堅克難、奮發有為,堅決貫徹國家工程機械產業政策,深度融合國家發展戰略,加快實現行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徐工愿與行業同仁一起,共建優良的生態環境,培育打造世界級工程機械先進集群,在推進行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中實現合作共贏,努力擔當民族振興的新作為。??
第一,共建數字平臺,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數字化、智能化已成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催化劑”,是驅動企業精細管理、效益提升的“新動能”。而建立與智能化時代相適應的“產品觀、智造觀、客戶觀、服務觀、生態觀”也已成為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可以說,誰掌握了數字化,誰就能在未來的發展中取得先機,而數字賦能也成為中國工程機械產業彎道超車的絕佳機會。??
此次時刻,徐工全力支持協會建立適應行業特點和發展需求的特色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和大數據平臺,加強行業數據資源管理,完善平臺數據字典,強化平臺基礎能力、運營服務和產業發展的數字化支撐,徐工愿與行業同仁共同推進產品創新數字化、生產運營智能化、用戶服務敏捷化和產業體系生態化。??
此次時刻,徐工已牽頭聯合液壓、傳動、新能源、新材料、零部件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形成戰略同盟,共同推進建設國家級的創新平臺,發揮產業鏈組優勢,建立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供應鏈體系,以數字化手段實現產業的共享互聯,共同打造“技術領先、用不毀”的智能產品,輸出數字孿生產品,推動產業智能化不斷邁向更高階段。??
第二,共謀雙碳戰略,推進產業綠色化發展。2020年9月,國家明確“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的目標,去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系統謀劃、總體部署了“雙碳戰略”,今年7月7日,工信部、發改委、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工業領域碳達峰方案》。在“3060”目標的引領下,中國新能源和綠色化發展日新月異,電池產業和電動裝備步步領先、領跑全球,與此同時,中國工程機械協會“雙碳”委員會應運而生,綠色化發展已成為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趨勢,工程機械綠色化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此次時刻,徐工愿與行業同仁攜手為3060目標貢獻產業力量,聚焦新能源產業和電動化產品技術變革,為國家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深度踐行“徐工,讓世界更美好”的理念落到實處。??
此時此刻,徐工已率先發布行業首家《徐工雙碳發展規劃綱要》,我們必將率先垂范,謀而先動,持續推進綠色工廠、綠色研發、綠色產品、綠色施工等全價值鏈體系,加快工程機械企業綠色改造升級,積極推行電動化、低碳化、循環化和集約化發展,為推進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貢獻徐工的智慧和力量。??
第三,共贏海外市場,推進產業國際化提升。行業幾十年的發展啟示我們,中國工程機械登頂之路在全球、在國際市場,產業國際化刻不容緩,只有走向世界,才能有更美好的未來。大家要緊抓“一帶一路”合作倡議重大機遇,加快在海外規劃布局,深化產能合作,在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提升產業高端化、本土化和國際化。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我們堅信,中國工程機械必將通過國際化走向世界,將會代表中國高端制造業進入世界競技中心的舞臺中央,展現中國品牌的力量和氣派。??
此時此刻,徐工愿與行業同仁一起,樹中國制造形象。堅決貫徹落實總書記“三個轉變”要求,走高質量發展內涵道路,加快由追求規模擴張向提高質量效益轉變,全面夯實產品質量基礎,扎扎實實走好以質取勝之路,真正打造中國制造在海外的良好形象。??
此時此刻,徐工愿與行業同仁一起,樹中國制造品牌。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面向“十四五”和更遠的未來,我們堅信中國經濟登頂全球指日可待,隨之匹配的中國制造品牌還需要同仁們一起細心呵護,共同打造。??
此時此刻,徐工愿與行業同仁一起,樹中國制造信用。我們倡議,要進一步規范行業境外經營行為,引導企業開展差異化良性競爭,做大做強拳頭產品提升海外份額,在抱團出海中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讓我們攜手為推進中國行業健康可持續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滾滾的車輪緩緩前行,時代的腳步愈發鏗鏘。在全球化大時代的浪潮中,中國工程機械產業隨著國家的航母艦隊奮力前行,無限榮光。作為“雙百企業”的徐工有限,即將整體上市,新機制的徐工定將不辱使命,全面提升中國工程機械產業在全球產品技術水平和品牌影響力,全力構建國際先進的工程機械產業集群,全力打造一個“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級一流企業。??
身負凌云之志,胸懷登頂精神。徐工將永遠對黨忠誠,為國爭光,永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堅守主業、振興行業,以“一根筋堅守,一種激情創造,一份清醒奮斗”,引領中國工程機械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攜手書寫中國工程機械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全力推進產業珠峰登頂,為國家制造強國、打造中國品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LuYue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 WICEE 2022西部成都工程機械展 官方網站-中國西部成都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