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天不間斷保障冬奧主火炬燃燒 中集氫能“藍墩墩”不下班
中集安瑞科旗下中集氫能“氫”情助力北京冬奧會
從冰立方到延慶賽區,再到張家口賽區,中集氫能制造的加氫站、氫氣運輸車、儲氫瓶等設備為冬奧會提供全鏈條服務,保障冬奧火炬、800多輛氫燃料汽車等的氫氣供應。
本屆冬奧會首次使用氫能作為火炬燃料。在2月4日晚的開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放置在各參賽方引導牌和橄欖枝組成的巨大雪花中央,氫能主火炬以令人驚艷的“小火炬,大雪花”的方式亮相,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綠色環保的發展理念和決心。而在這個舉世矚目的儀式中,中集也以關鍵氫能裝備為“最小主火炬”的驚艷亮相和持續綻放提供了多重保障。
北京冬奧會主火炬(圖片來自央視轉播畫面)
據媒體報道,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上,盡管已經采用了能夠提升20%燃燒效能的新型火炬,但是主火炬的熊熊大火一個小時依然要消耗5000-6000立方米的天然氣,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一個普通三口之家一年只需要使用300立方米的天然氣,相當于主火炬一個小時就要燒掉一個普通三口之家近20年的天然氣消耗。為了給主火炬供氣,鳥巢甚至專門配了一個燃氣站,日夜不停地為它輸送燃料。
而此次北京冬奧會主會場火炬,在“大雪花,小火炬”+“氫能”的絕妙創意中,在中集氫氣管束集裝箱等一系列氫能裝備的保障下,主火炬一小時僅消耗少于2立方米氫氣,基本實現零碳排,節省99.9%的能量。
連續16天的不間斷氫氣供應,長達138萬秒的穩定燃燒,中集氫能儲存、運輸、加注以及氫氣供應控制系統系列產品確保了奧運期間會場主火炬的平穩運行。
此次北京冬奧會火炬供氫系統,由中集氫能與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合作開發。中集氫能提供的小型加注設備是國內首臺超小型一體氫氣加注設備,大家親切地叫它“藍墩墩”。“藍墩墩”的加注壓力可達到≥45MPa,身形緊湊,占用空間小、快速布置、即插即用、維護簡單、配置靈活,初次使用便廣受贊譽。
冬奧會主火炬加氫站
“藍墩墩”安裝調試中
中集氫能相關負責人表示,中集氫能為北京冬奧提供了30多臺氫氣管束式集裝箱、10多臺50MPa儲氫瓶組和一套70Mpa全集成加氫站設備等氫能裝備,以全系列、多品種的氫能精品裝備全力助力北京冬奧會,盡顯國內氫能裝備頭部企業的實力。在3月4日即將到來的北京冬殘奧會,中集氫能也將繼續“氫”情助力。
未來中集氫能將充分利用氫能裝備行業的領先經驗和專業實力,打造覆蓋氫能全產業鏈、多品種的優質產品和示范項目,積極助力氫能在各行業的應用場景,助力國家雙碳目標的達成。
撰文:劉慧、李大鵬、黃思凌編輯:黃思凌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 WICEE 2022西部成都工程機械展 官方網站-中國西部成都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