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倒逼驅動!虎年伊始潤滑油漲價大潮涌動!
近日油價沖擊100美元,創7年新高!有市場人士表示,“近期國際原油價格已達92美元/桶(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同比增幅超40%,原油價格猛漲已造成了基礎油價格攀升;主要添加劑廠商潤滑油品添加劑價格同比四季度已上漲8%-15%”;“氫氧化鋰市場價格已由2021年初的4萬元/噸飆升到近期的36萬元/噸,預計后續價格可能會突破50萬元/噸。各類原材料成本價格上漲導致潤滑油脂商品生產成本攀升。據中國潤滑油信息網(sinolub.com)市場獲悉,已有企業表示近期將對產品價格進行上調,調整區間約為500元/噸-1200元/噸。某知名企業在價格調整通知中表示,“面對成本上升的壓力,我們一直在努力,最大程度地化解成本壓力”。總之,原油暴漲,成本倒逼,扛不住了,漲!漲!漲!
原油未來走勢如何,高位能否持續?潤滑油漲價風暴對市場有何影響?作為下有經銷商和門店是否抓緊囤貨?我們看看市場人士如何評述。
“缺貨”下的舊能源反擊,油價沖擊100美元
目前,國際油價距離100美元大關僅一步之遙,而上一次價格來到這附近還要追溯到2014年8月。隨著過去幾年的頁巖油革命,可能很多人都未曾想到,有生之年還能見到破百的油價,然而這場“舊能源的反擊”來得就是如此突然。
截至北京時間2月7日18:30,WTI紐約原油價格報91.06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價格報92.45美元/桶,相較去年11月奧密克戎暴發時油價重挫后的低位,大漲了近35%,且漲勢毫無停止的跡象——歐美國家疫情后解封的需求恢復、俄羅斯和烏克蘭爭端、庫存和閑置產能位于歷史低位(地緣政治沖突沖擊供應、前幾年上游投資不足)、OPEC+擴產能力受限,這些因素都導致管理基金也在不斷加注油價,其原油空頭和多頭的比例下降到16%。
對于國際油價大幅上漲的原因,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首先是供應端的緊張局勢助推了油價。本周以來,冬季風暴帶來凍雨和降雪持續襲擊美國中部和東部多個州,造成當地對取暖用油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市場擔憂惡劣天氣會影響美國產油重地得克薩斯州的頁巖油開采。另外,一些歐佩克成員國難以實現目前的月度產量目標,而且缺乏進一步提高產量所需的閑置產能,也令原油供需缺口惡化。
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多位期貨交易員多數認為,一二季度油價有望突破100美元。高盛近期就警告稱,看漲油價的核心依據是,兩大關鍵緩沖(庫存和閑置產能)都處于歷史低位,這將對油價形成支撐。
漲價風暴來襲,潤滑油市場格局將進一步分化
業界專家表示,多因素疊加 潤滑油迎來漲價潮。潤滑油終端價格上漲并非來自于單一因素。從原材料到包裝運輸,潤滑油整個產業鏈都面臨著巨大的成本壓力,潤滑油的主要成分是基礎油和添加劑,原油的漲價是推動市場整體漲價的根本原因。具體漲價因素,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在此前的文章中已經做了多次深度分析。
從中國潤滑油信息網走訪調研情況來看,“近期包括基礎油、添加劑、包材等原材料價格都接連上漲,加上物流運輸成本也在增加,對企業生產成本的壓力明顯增大。”有潤滑油市場人士表示,本番新一輪的漲價對乘用車用油、工業潤滑油等都帶來了影響。可以肯定的是,更多的中國企業已經認識到低價惡性競爭難以為繼,將促使企業轉變經營思路,以品牌化、精品化、標準化謀求突圍,從而推動潤滑油行業的轉型升級。
對于潤滑油經銷商,中國潤滑油信息網針對這波“漲價潮”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30%的受訪者表示“要主動補貨”,因為明年全行業成品油價格普漲已是大概率事件;25%的認為“市場需求不振,要趁機減少庫存”,還有20%的人直接表示“門店賣不出去,漲價沒有用”,也有20%的人認為成本倒逼下,必須漲價。可見,部分潤滑油經銷商目前拿貨仍較為謹慎,有些市場經銷商甚至認為漲價是廠家去庫存的策略,“現在年初大家都有錢,發漲價通知,主要是讓經銷商囤貨,出貨為王道,都是套路”。在走訪中,經銷商普遍認為頭部品牌終端出貨能力強,漲價底氣更足,也不少乘用車潤滑油經銷商表示有計劃調整經營策略,將營銷的重心放在有實力且性價比更高的品牌上,因為“其利潤更可觀”,“服務更接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