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也行?(世界機械強國的門檻是60億美元)世界機械強國的門檻,
機械設備產業屬于傳統工業的一種,同時又是一種基礎性產業,一種關系到國家核心競爭力的戰略性產業。對于很多人來說,機械設備隨處可見,但是不見得每個人都了解它的概念和種類。一般來說,機械設備產業包括五大領域:通用機械,專用設備,儀器儀表,金屬制品和運輸設備(鐵路設備)。
而在通用設備領域,包括有機床,工具,空調制冷設備,內燃機等;在專用設備領域,則包括重型機械,工程機械,冶金礦山設備,農業機械,紡織印刷機械,樓宇設備等。由此可見,機械設備種類非常廣泛,涉及到眾多領域和不同行業,一個國家的機械設備產業強大,這個國家的工業實力就一定不會弱。那么全球都有哪些機械設備工業強國?
世界機械強國之一:中國
全球地位:世界最大機械設備出口國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世界工廠”,中國的機械設備產業整體實力位居世界首位。德國媒體之前報道,中國已經超過德國成為世界最大的機械設備出口國。中國企業在港口機械設備,空調制冷設備,工程機械,鐵路設備等領域處于全球領先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工程機械及鐵路設備是整個機械設備行業市場規模最大的兩個門類。
中國在全球工程機械領域,徐工集團,三一重工已經躋身世界五大工程機械生產企業之列,即使在全球工程機械市場,中國企業同樣有非常強的競爭力,尤其在東南亞生產,中國的工程機械巨頭三一重工的市場份額已經趕超日本著名的機械巨頭小松制作所。中國在鐵路設備方面,中國中車是全球最大的軌道交通裝備企業,獨占全球市場的半壁江山。
當然中國機械設備行業同樣存在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機床,儀器儀表等領域,特別是高端精密機床,儀器儀表嚴重依賴進口。中國盡管是世界最大的儀器儀表生產國,但目前尚無一家企業能躋身全球十大儀器公司之列,值得一提的是,在儀器儀表領域基本為美國,日本企業所壟斷,其中包括著名的賽默飛世爾,島津制作所,安捷倫等。
據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中國有167種機械產品在全球出口市場中的份額位居第一。
世界機械強國之二:德國
全球地位:世界公認的機械工業強國
德國是世界機械工業強國,德機械設備制造業是典型的出口導向型產業,是世界第一大機械設備出口國,德國著名的機械設備制造企業有蒂森克虜伯、西馬克、海德堡印刷、海瑞克、福伊特、普茨邁斯特、通快等。德國在機械設備制造業的32個行業分支中,曾經有17個行業分支德國居于全球市場首位,有8個行業分支位居世界第二位,有3個行業分支位居世界第三位。歐洲在德國的機械設備制造業中扮演著十分重要角色:比如歐洲37%的機械和設備曾經是在德國生產的,德國超過一半的機械設備產品銷往歐洲,其中曾經40%以上的產品銷往歐盟27國。歐洲專利局大部分的機械制造專利申請都源自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成為德國最大的工程師聚集地,
德國尤其在高端機床,冶金設備,鐵路設備,印刷設備,農業機械等領域擁有許多全球一流的企業巨頭,特別在鋼鐵冶金設備領域,德國的西馬克是全球三大巨頭之一,其旗下的德馬格軋鋼設備市場份額第一,曾經為世界各大鋼鐵企業廣泛采用。再比如德國的通快是僅次于日本山崎馬扎克的世界第二大機床制造商。
德國擁有世界領先的磁懸浮及高鐵技術,西門子是世界軌道交通設備領域的領導企業之一,可以提供鐵路自動化技術,電氣化技術的全面產品和解決方案;德國的海德堡在印刷機械領域獨占鰲頭;德國的科樂收的飼料收獲機擁有全球一半的市場,曾經被譽為農業機械“收獲專家”。
據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德國有超過143種機械產品在全球出口市場的份額位居世界首位。令人驚嘆!眾所周知,德國的汽車品牌享譽世界。德國享譽世界的汽車制造商有:大眾汽車、戴姆勒、寶馬、奧迪、保時捷、歐寶和曼(商用車)等整車企業和博世、大陸、采埃孚(ZF)、蒂森·克虜伯、西門子VDO等汽配企業。
全球去德國留學車輛工程或者電動汽車專業的學生人數十分火熱。值得一提的是,德國的機械制造技術受到全世界各國所推崇。
德國的機械制造企業分布在很多領域,主要包括化工、鋼鐵、車輛、電子商務、能源、自動化等。值得一提的是,德國絕大部分的工業領域能夠保持世界領先地位,其根本原因在于擁有德國眾多先進的專有技術,無疑這是德國長期堅持參與研發領域國際競爭的結果。
德國擁有眾多的機械巨頭:
Siemens:Siemens AG是全球領先的一家德國跨國集團,總部位于柏林和慕尼黑,是歐洲最大的工業制造企業。成為德國最大的機械制造企業。
Bosch:Bosch是全球聞名遐邇的德國一家電子工程領域的跨國集團,總部位于德國斯圖加特附近的Gerlingen。博世的核心運營領域分布在四個業務領域; 移動解決方案(硬件和軟件解決方案),消費品(包括家用電器和電動工具),工業技術(包括驅動和控制)以及能源和建筑技術。
Kion Group:Kion Group是德國跨國材料處理設備制造商,總部位于德國黑森州法蘭克福。 其主要產品是內部物流,倉儲解決方案和工業卡車。 Kion Group從倉儲技術和自動化內部物流解決方案的趨勢中受益。
Thyssenkrupp:thyssenkrupp 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生產商之一; 它在2015年按收入排名全球第十位。除鋼鐵生產外,蒂森克虜伯的產品范圍從機器和工業服務到高速列車,電梯和造船業。 附屬公司蒂森克虜伯海事系統公司還為德國和外國海軍制造護衛艦,輕型護衛艦和潛艇。
Enercon:是世界第四大風力渦輪機制造商,自九十年代中期以來一直是德國的市場領導者。風力渦輪機制造商Enercon也是可再生能源發展趨勢的受益者之一。
Krones:Krones是一家德國包裝和裝瓶機制造商。它是世界領先的塑料和玻璃瓶或飲料罐飲料灌裝生產線制造商。
Jungheinrich:Jungheinrich 是全球物料搬運設備,倉儲和物流工程領域的領先的國際企業。
Kuka:Kuka是享譽世界的德國工業機器人和工廠自動化解決方案的制造商。 Kuka機器人公司在全球擁有25家子公司。
Trumpf:TRUMPF是世界上最大的機床供應商之一。
SEW-Eurodrive:SEW-EURODRIVE 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國際公司,也是驅動技術的領先制造商。 該
ZF Friedrichshafen:ZF Friedrichshafen 是全球領先的一家德國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它專門從事工程設計,主要以其在汽車行業的設計,研發和制造活動而聞名。 它是汽車和商用車傳動系統和底盤技術的全球供應商。
世界機械強國之三:美國
全球地位:世界多領域機械領先強國
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全球第一大科技強國。美國是世界機械設備最重要的工業強國之一,尤其在工程機械,農業機械,機床,儀器儀表等領域擁有很強的實力。美國在工程機械領域,擁有聞名遐邇的卡特彼勒,約翰迪爾美國兩大企業巨頭,其中卡特彼勒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和礦山設備供應商,其產品主要包括挖掘機,推土機,采礦自卸卡車等。在農業機械領域,主要企業包括約翰迪爾,愛科集團等,其中約翰迪爾是世界最大的農業機械生產商,產品涵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采棉機,割草機,伐木機等眾多產品。
美國在儀器設備領域,全球十大儀器設備企業有6家來自美國,包括賽默飛世爾,安捷倫,丹納赫,珀金埃爾默等。賽默飛世爾總部位于馬薩諸塞州,主要產品包括分析儀器,實驗室設備等,是儀器領域的領導企業之一。數據顯示,美國有37種機械產品在全球出口市場的份額位居第一。
在全球的包裝機械市場上占有主要的地位。PMMI的成員曾經控制著75%的美國市場和25%的國際市場。 PMMI的成員在包裝機械制造市場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代表著全球包裝機械市場的晴雨表。
美國十分重視機床工業,美國國防部等部門因其軍事方面的需求而不斷提出機床的發展方向、科研任務,并且提供充足的經費,同時網羅世界人才。比如如952年美國研制出世界第一臺數控機床、1958年創制出加工中心、70年代初研制成FMS、1987年首創開放式數控系統等。美國結合汽車、軸承生產需求,充分發展了大量大批生產自動化所需的自動線,而且電子、計算機技術在世界上領先,因此其數控機床的主機設計、制造及數控系統基礎扎實,且一貫重視科研和創新,故其高性能數控機床技術在全球一直領先。
美國1934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條組合機床自動線。1948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條年產3000萬套軸承的自動線,美國機床制造業在高效自動化機床、自動生產線、NC機床、FMS等機床技術及工業生產上仍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美國的飛機制造全球領先,尤其是飛機發動機和發動機零部件制造領域的領頭羊。航空發動機,是一種高度復雜和精密的熱力機械,為航空器提供飛行所需動力的發動機。作為飛機的心臟,被譽為工業之花,它直接影響飛機的性能、可靠性及經濟性,是一個國家科技、工業和國防實力的重要體現。世界上能夠獨立研制高性能航空發動機的國家只有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等少數幾個國家,技術門檻很高。
世界機械強國之四:日本
全球地位:日本產業機械生產世界第一
日本是全球公認的科技強國,經濟強國。日本在機械制造和科技領域有著很強的競爭力,其中,工業機器人、機床、汽車等工業行業一直處于世界領先水平。日本工業機器人制造業是世界級水平。汽車是日本現代工業的驕傲。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的汽車制造業就因為率先應用機器人,提升了自動化生產水平,一臺汽車生產成本要比美國低1500美元,在成本上拉開了競爭優勢。
日本產業機械生產一直保持世界第一。早在1982年,日本從美國手中奪得了產業機械世界第一的地位,在2009年之前的27年里,日本的產業機械生產一直保持世界第一。
日本在精密機床,工程機械,鐵路設備,農業機械等領域擁有非常強的競爭力,其中山崎馬扎克是世界最大的機床生產企業,此外世界著名機床企業來自日本的還包括牧野,森精機,天田,大隈等。在工程機械領域,小松是世界第二大生產企業,日立建機也擁有很強的實力。
久保田是世界主要農機企業之一,以小型機械而見長。日本島津制作所是世界第二大儀器提供商,在分析測試儀器,醫療儀器等領域擁有先進的技術,這家企業的產品還包括尖端的渦輪分子泵設備,主要應用于半導體真空領域。數據顯示,日本有27種機械產品在全球出口市場份額位居首位。
日本歷來素有機器人王國的美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早在2014年之前是世界最大的應用國和消費國(目前被中國連續取代)。機器人技術源于美國,卻在日本得到了產業化規模發展,當前日本制造的工業機器人無論在技術上還是應用上,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據之前統計,全世界投入使用的機器人大約有95萬臺,其中日本就占了38%,位居各國之首,可以說是占據了世界機器人產業的半壁江山,除了機器人技術先進、品種齊全,機器人企業更是多如牛毛。
世界機械強國之五:瑞士
全球地位:世界的機械設備領域的“隱形冠軍”
瑞士是享譽世界的機械設備領域的“隱形冠軍”,瑞士核心優勢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瑞士的精密機床,若就規模而言,瑞士沒有一家企業可以躋身全球十強,但是瑞士不乏全球最頂尖的高端機床生產巨頭,比如全球領先的以加工航空發動機核心部件著稱的斯達拉格機床,全球領先的以模具及精密零件加工聞名的GF加工方案集團等。
二是瑞士的紡織機械。值得一提的是,瑞士是全球紡織機械市場的佼佼者,其世界市場占有率曾經超過三成,重要企業包括著名的歐瑞康集團,史陶比爾集團(此家企業還是全球著名的工業機器人生產企業),立達集團等。瑞士機電工業發源于紡織機械工業,如今,紡織機械產業仍是瑞士機電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瑞士是一個內陸小國,但卻是世界聞名的紡織機械生產大國。瑞士生產的紡織機械產品和紡織檢測儀器以期精密的工藝水準、卓越的品質和革新的潛力聞名世界,在全球紡織機械產業中占據了33%左右的市場份額。瑞士擁有很多紡織領域的全球巨頭:比如瑞士立達集團成立于1795年,是全球領先的短纖紡紗生產設備供應商,也是全球唯一能夠提供紡紗全流程設備與技術的供應商。再比如瑞士烏斯特技術公司,是從纖維到織物的紡織品質量控制領域的全球市場領導者,尤其在紡織品測試及監控領域。
瑞士Santex集團由幾家世界著名的公司組成。這些公司都在各自的專業領域以它們出類拔萃的機器而聞名全球。
瑞士一家有著150多年發展史的紡織設備制造商,貝寧格已躋身全球紡織機械領先行列,貝寧格在整個紡織濕整理設備領域成為全球技術領導者;瑞士Habasit公司創建于1946年,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為食品、紡織、木材加工、造紙、材料處理和汽車等產業提供輸送帶、加工帶和傳動帶的企業。
瑞士洛菲(Loepfe)兄弟股份有限公司由Helmut和Erich Loepfe兄弟在1955年創建,公司總部設在瑞士Wetzikon市,在那里生產所有的銷售產品。過去的幾十年中,Loepfe公司逐漸成為全球紡紗、絡筒、織造電子質量控制系統的領先者。
瑞士洛瓦空氣工程公司成立于1935年,是全球領先工業空氣工程系統供應商。約科布·繆勒公司成立于1887年,總部位于瑞士弗里克,是全球領先的窄幅織物制造設備供應商。
瑞士第三大優勢是儀器設備,瑞士的羅氏不僅僅是制藥巨頭,它還是全球三大儀器公司之一,是全球領先的體外診斷設備的龍頭企業。瑞士GUDEL集團是機械貫徹系統工程領域的全球領先供應商,其系統被廣泛應用于眾多的行業,特別是汽車工業、企業內部物流、醫療技術、航空航天工程和運輸(鐵路),成為全球領先的直線驅動技術領域的專家。
世界機械強國之六:瑞典
全球地位:世界公認的北歐工業強國
瑞典是全球公認的科技經濟發達國家,世界范圍內很多領域實力非常強的。特別是重工機械,在世界市場占有率比較高。比較有名的公司是沃爾沃、阿特拉斯·科普柯(著名壓縮機制造商)、 愛立信公司(Ericsson)、斯凱孚公司(SKF)著名軸承制造商、薩博公司(國防、航空、飛機等)、伊萊克斯公司、斯堪尼亞公司(重型卡車制造商)、ABB公司(著名電氣制造商)--值得一提的是,1988年由瑞典 ASEA 公司和瑞士BBC Brown Boveri公司合并而成。瑞典一個不到1000萬人口的國家來說,其科技成就非常了不起。
瑞典是公認的北歐工業強國,瑞典機械設備產業實力不俗,比如聞名遐邇的、世界最大的軸承生產企業SKF就出自瑞典。在工程機械領域,瑞典沃爾沃建機是歐洲最大的工程機械生產企業,礦山開采設備在瑞典的機械設備工業方面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在這一領域,擁有兩家主要企業,一個是山特維克,在礦山開采機械,金屬切削工具領域擁有很強的實力。還有一個是阿特拉斯,在工業裝配設備,建筑和礦山開采機械,壓縮機技術方面富有競爭力,這家企業還是世界最大的半導體真空設備制造商。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