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秘(財政政策今年)財政部等三部門發文,今年至2023年,對,
原標題:2023年財政政策展望:政能收多少錢? 財政要花多少錢? 財政得借多少錢?
【核心觀點】
第一筆賬,2023年財政能收多少錢?預計2023年綜合財政收入可能會小幅下滑1000億元左右。第二筆賬,2023年財政要花多少錢?在今年不新增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情況下,為實現5%的增長目標,綜合財政支出規模需要增長4.7%,即較2022年增加1.7萬億元。第三筆賬,2023年財政得借多少錢?在基建增速6%的情況下,我們預計財政赤字率或為3%、新增專項債或為3.8萬億元,此外還需要至少新增4000億元的政策性金融工具。最后,在發力節奏方面,在經濟開門紅已經取得較好成績的情況下,我們認為起到平衡作用的財政政策可能在上半年不會完全發力,到年中前后根據經濟內生復蘇狀況再相機抉擇。風險提示:文中測算依賴部分假設,可能會導致測算結果存在誤差,僅供參考;房地產、出口、消費等可能會影響對基建投資的訴求,進而影響財政加杠桿的規模。
【正文】
財政問題,關鍵是算三筆賬——“財政能收多少錢?”,“財政要花多少錢?”,“財政得借多少錢?”。
第一筆賬,2023年財政能收多少錢?由于2023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可能會在稅收收入增長的帶動下增加1.1萬億元左右,而土地財政則可能還會拖累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1.2萬億元左右,因此預計2023年綜合財政收入可能會小幅下滑1000億元左右。
第二筆賬,2023年財政要花多少錢?要實現5%左右的全年經濟增長目標,大致需要6%左右的基建投資增速。由此可得,在今年不新增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情況下,為實現5%的增長目標,綜合財政支出規模需要增長4.7%,即較2022年增加1.7萬億元。
第三筆賬,2023年財政得借多少錢?在基建增速6%的情況下,我們預計財政赤字率或為3%、新增專項債或為3.8萬億元,此外還需要至少新增4000億元的政策性金融工具。政策性金融工具高度靈活,也適合在今年相機抉擇使用。如果經濟表現不及預期,需要更高的基建增速來實現5.0%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屆時可能投放更多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反之,如果其他分項表現超預期,投放力度也有可能放緩。
最后,在發力節奏方面,在經濟開門紅已經取得較好成績的情況下,我們認為起到平衡作用的財政政策可能在上半年不會完全發力,到年中前后根據經濟內生復蘇狀況再相機抉擇。
來源:券商研報精選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